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清涼月老師談自然科學系列11:

外祖母悖論

時間旅行與宏觀宇宙的因果確定性:從科學邏輯解析外祖母悖論

· 交叉學科

一、外祖母悖論的提出背景與宏觀宇宙的思維特性

外祖母悖論這個是愛因斯坦當時,提出時間旅行概念的時候這樣去談論的,那麼這一個是更容易解釋宏觀世界、宏觀的宇宙。

我們現在處於這種宏觀的狀態,是大家共同的宏觀思維的疊加,不是某一個局部的狀態可以決定的。宏觀狀態的疊加,是一個共性的世界,它不因為個性的改變而改變,這是其中一點。

二、宏觀世界的運行機制:條件疊加與因果鏈的不可變性

第二點,宏觀世界既然是共性的狀態發展的,我們現在從定中的世界或者從其他世界來到現在這個宏觀世界,你只能扮演這個宏觀世界的某一個角色。這個角色該怎樣演,它就是怎樣演,而不是你個體主觀現在決定去怎樣演,因為它是宏觀決定的。

就像咱們說的條件論一樣,這個宏觀世界它是無數的條件互相疊加,也就是因果的疊加,還有一種業力的疊加(用佛教語言是這樣的,用現在的語言是條件的疊加)形成的,這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是隨便改變的。

只要你這樣輕輕一改變,這個世界就會垮塌的。就像咱們搭建那個用很多那個竹子、筷子等等搭建了一個,那個電視上演過這樣的一個節目,無數的筷子在一起搭建了這樣一個很好看的這樣一個小建築,把其中一點改變,整體就會垮塌。

所以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運行都是很嚴格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它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果。就像一個電影膠片一樣,一開始就要決定一個結果。你只要進去,你只要來到這個世界,你就只能扮演其中一個角色,這個角色是電影的影片已經決定了的,所以只能這樣扮演。

也就是說你選擇哪個,就像藏傳佛教一樣,他要選擇到哪一個地方去出生,那麼他要看他所選擇的那個家庭,選擇使用的那個肉體是不是能夠實證,是不是這一世能夠得到解脫,要不然他是不選擇的,也就是他是有選擇性,他這樣選擇的時候會嚴格的按照那個人的規矩去進行,而不會出現這種所謂的主觀改變的。

一般人不是這樣的,一般人是因為業力的原因被迫的,你被迫的,你某種業力成熟,你被迫地進去扮演某一個角色。這個咱們有的人會說,這種命運改變,那命運的改變會舉一個例子,就是袁了凡。袁了凡的一個事情,那麼袁了凡,你做袁了凡的時候,你也同樣是按照他的規矩去走,那麼那個張三下一世投胎去做袁了凡的時候,他也會按照袁了凡的規矩走,因為袁了凡這個肉體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這樣走的,任何人進去扮演這個角色的時候,都是一步一步這樣走的,所以說不在於他有主觀能動性去改變,而是這個角色本身是改變的,也就是說是因果是鐵定的。

三、因果邏輯的科學審視:從佛教概念到現實規律的映射

也就是說因果,不可能像我們說的這樣去把它改變,因果只能是暫時的伏下,也就是說你達到定中了,這個因果的鏈條會暫時的停止作用,但是當你從定中退下來的時候,你照樣受這個因果,也就是因果不可改變。

不存在說懺悔一個消業,那都是騙人的,沒有這回事的。懺悔只能讓你的業力減輕,某些業推遲成熟。如果懺悔能夠把所有的業力都改變,改變因果,很簡單,你去殺一個人,然後你說懺悔,我懺悔呀,真誠的懺悔,向人家的家人跪謝,然後公安局就不槍斃你,這是不可能的,業力就是這樣的,所以就是不存在這回事。

這就是佛教一個基本的觀念,沒有時間性,在那個如來藏狀態,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情況,如來藏的狀態全部都有,全部都知道。也就是說,第八識的種子識,什麼叫種子識?種子識就相當於一個存放電影的那樣一個膠片一樣,膠片就是這樣的,也就是一個電影,一個電影的膠片都放在那裏。然後你想演哪一個電影就拿出來了。現成東西就是這樣的,所以這個是,那一定要瞭解,宇宙當它剛生成的時候,結果已經定了。

要想理解得更加深刻的話,大家將來開天眼會看得清清楚楚。也就是,你幾年之後的某天,某個時刻你在幹什麼?你在說什麼話?你在和誰說?你用什麼樣的舉動去說?全部都是清清楚楚的,這就像推背圖一樣,看到未來怎麼怎麼樣,所以這個是需要注意一點。

上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自然科學系列10:世界的本質
下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自然科學系列12:暗物質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