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四念處真相:源於定境,成於打坐

清涼月老師

· 交叉學科

其實根本上沒有四念處這回事,四念處其實是一種比較,是通過我們這種意識的相續性狀態和定中的人進行比較,然後才發現四念處這回事。

一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知道心該怎樣做,怎樣關注自己的心。那麼在生活中他表現的和一般人都不一樣。一般人是隨著外境跑的,而他隨時能管理好自己的心,他隨時知道該怎麼做,人們就把這種狀態起了個名字叫四念處。

四念處就是那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的行為、所作所為,這就是四念處它的由來。並不是說某一個人釋迦摩尼憑空的發明了一個四念處,不是這樣的。那麼咱們說這句話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呢?就是你想真正的練好四念處,你就必須打坐、經常打坐,而且能達到一定的狀態,尤其你能夠接近入靜或者入定,那麼這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做好四念處。

要不然你的四念處一定是照貓畫虎的、似像非像、似是非是的,所以我們學習四念處的時候,首先做到形似,然後做到神似。你想真正做到神似,那就一定要經常打坐,讓自己能夠達到一定的狀態,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四念處。所以就是我們很多人聽說過四念處,而且也確實按四念處去做過,然後有時候做得不好,不好就是僅僅做了四念處,沒有真正地進行過打坐,這個也是無法真正地學好四念處的,無法真正學好四念處,也就不可能為實證打下基礎。

上一篇
大悲心能夠引發修行者對生命、對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下一篇
關於惡業和修行,對磨難的看法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