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不断修行:潜意识是没有判断能力的,潜意识和表意识融合的时候的状态,是否是:即专注?
清凉月老师:对,就高度专注。
问:又没有判断能力,
清凉月老师:这个是不对的。
问:又没有逻辑思维。
清凉月老师:这个也是不对的。没有判断能力,这个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判断是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上的。在禅定中这种判断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的。也就是一种问题产生了,然后立刻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又马上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采取措施又是准确无误的。所以你不能说没有判断能力。也不能说没有逻辑思维。因为我们平时的逻辑思维,建立的基础是一个选择性思维。
我们所谓的逻辑思维,就是一件事情有几种可能的处理方法,然后我们通过对比,试验,然后找到其中一种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有问题了,然后再进行这样选择性思维,再进行推理判断,这是在几种可能性之间来回调整。
在禅定中不是这样的。在禅定中是按照直观去办事的。也就是问题出来,我们能马上就知道这是问题。我们知道这种问题的危害,然后马上就知道该怎样解决。我们同时能够准确无误的采取一种措施去解决。整个过程都是一条直线一样的,没有象一个选择性思维那样并列的,几种可能性我们去选择。这就象我们在那个基础理论上画有一个图,然后你把那个图看一下就可以了。
问:除了身体微观物质的觉受,是否还有别的方式判断潜意识和表意识融合?
清凉月老师:在宏观物质状态消失之后,身体的平时的觉受消失之后,潜意识和表意识,有意识思维就逐渐开始融合了。这就叫做潜意识的专注。
潜意识专注是分为很多层次的。在我们身体微观觉受出现的时候,这个阶段它属于一个很低层次的,这属于一个专注的静,是这一个阶段。
潜意识专注,在禅定中它表现的层次要比这个高,它是一个普遍性的专注,也就是潜意识专注。我们要了解它的概念,它是从我们现在心里学这个角度去谈,是用这样一个概念。
在思维本体学里面用的是一个“作用,范围”,就是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普遍性专注按作用、范围这样去谈。
问:因为如果开始打坐就让表意识就一直不使用推理判断能力,怎么才可以知道什么时候潜意识已经融入?
清凉月老师:刚开始实证的时候,我们都是有意识的去实证的,不是说一上来你马上就能排除这种推理、判断、排除有意识思维。你希望排除有意识思维,这个希望本身就是一个有意识思维的。所以刚开始实证是不可能直接去使用潜意识的。
我们实证的根本目的,也就是最终转为能够使用潜意识,能够在潜意识主导下进行实证,能够最终使用潜意识。这是我们实证要做的。
我们平时生活中习惯于在有意识思维主导下,也就是说在这种意识主导下,推理判断的这个思维功能的主导下去生活的。我们的实证正好相反,要改为以潜意识为主导。这就是把主导思维功能进行变化了。就是我们实证无论用任何方法,都首先必须完成的一步。这一步如果没完成,那实证根本就谈不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在实证中要掌握潜意识和有意识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怎样把有意识思维转化为在潜意识主导下去生活,要体验这些转化的现象。
比如说我们体验打瞌睡,打瞌睡就是把有意识思维向潜意识思维转化。我们在体验打瞌睡过程中,就能够掌握有意识思维是怎样向潜意识思维转化的。所以在生活中的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去好好体会。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经常体会有意识的去使用,掌握它。掌握它之后,我们就能够主动的掌握该怎样使用有意识和潜意识。什么时候我们在有意识思维主导下生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马上放弃这种习惯,改为在潜意识主导下去生活,去实证。
只有当我们这种对有意识和潜意识这种转化规律,掌握非常熟练的时候,你才能够在瞬间解决生死。这一点如果掌握不了的话,就不可能存在坐脱立亡的问题,你就根本不可能去马上解决生死。也就是说,前面你还在和别人说话呢,后面马上就证入一般人所看到的那种死亡的状态。
所以,有意识和潜意识的转化规律是每一个实证的人,都必须掌握的。也是任何实证方法,都必须首先完成的一步。
问:你说的是什么时候才知道潜意识融入。
清凉月老师:潜意识是始终在作用,不存在融入不融入的问题。因为平时就生活在潜意识状态,因为平时就是潜意识思维和有意识思维同时存在的,同时作用的,不存在融入不融入的问题,这是一个主导的问题。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是有意识该怎样融入潜意识。
我们在实证,我们所有的实证方法基本都建立在一点,就是怎样改造有意识思维。无论你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去服务的,改造有意识思维。
对有意识思维的改造,就是咱们以前说过的几种方法:第一个就是柔软心的改造。所谓的有意识思维就是一个散乱心;就是一个推理判断;就是一个选择性思维;就是一个选择性思维的高频状态。这种思维建立的基础就是刚强心,它的本质就是这样的。所以对它就是从本质上改造,就是用柔软心去改造。
第二,这种思维功能,它在作用上是比较散乱的,作用对象是频繁更换的。就是一个高度选择性思维状态,选择性思维的高频度状态。所以我们对它的功能进行改造。这种功能的改造使用的方法,就是给它设置一个能够引起专注的观察对象,让它能够专注下来。专注下来之后,就能进行专注化的改造。
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当你能够高度专注的时候,那么选择性思维和普遍性留意这两种思维功能,将会合二为一。这时候它就逐渐逐渐转化为潜意识专注了。
比如说画家在绘画的时候,或者那个动物学家在观察蚂蚁爬行的时候,非常专注的观察。这时候这两种功能就合二为一了。
旁边有一个人走过去了,或者别的有什么声音,什么东西的,他都觉知不了。他唯一的就专注于这个观察对象。也就是说,普遍性留意这个时候不再发挥作用,它和选择性注意合二为一了。
合二为一作用于这同一个观察对象。这就是达到一个潜意识专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就忘记了时间的概念。因为潜意识专注,它的时间观念是极大的改变的。所以这就会很轻松的一过几个小时的。所以我们就要了解这一点。了解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并不是潜意识融入有意识,而是有意识向潜意识靠拢,改造有意识思维。
问:3 “戒定慧”的“慧”在哪个状态能够开发?
清凉月老师:所谓的慧,只有达到如来藏状态,才叫慧。
问:开发的原理是什么?
清凉月老师:开发的原理就是解决思维状态问题,对思维状态逐渐的解决,怎样解决它?就是破除执着心,怎样破除执着心?是破除执着心的功能,通过破除执着心的功能而破除执着心本身。
怎样破除执着心的功能?就是把执着心的功能降到最低,降到它最原始的功能。在这种情况次下,就可以把它破除。具体更详细的,看一下基础理论,这个上面咱们都有。
问:“慧”是否指的是禅机?而不是智商或者脑力,如记忆力,判断力,逻辑思维力?然后我们通过对比,试验,然后找到其中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
清凉月老师:这些统统都不是的。
问:平时打坐的时候,平时生活工作上的一些棘手的问题,会突然跳出解决的灵感,或者突然有了新的操作方法。这些自己跳出来的解决方法灵感,是否属于潜意识?
清凉月老师:对,这个就属于潜意识。
问:但是潜意识是没有判断能力的,
清凉月老师:潜意识是直观的,直觉的。
问:怎么能够提供新的好的方法呢?
清凉月老师:这个完全是直觉的,直观的,因为潜意识对这些事情的运作,统统都是直观的。
问:这些灵感是否属于“戒定慧”的“慧”?
清凉月老师:这些还不算的。真正的慧是单指如来藏的。如来藏里面,如来藏的一些情况,不是指平时这种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