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實證指南:放鬆專注入定

清涼月老師

· 實證學

學員問:老師,我平時就容易緊張,在實證的時候一專注就緊張,暗示自己放鬆後,一會兒又緊張,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清涼月老師:這個你要瞭解不同的狀態是和觀察對象的不同特徵對應的,我們實證是在潛意識主導下進行實證,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先去放鬆,先和休息結合,這樣你就能夠進行實證了。

再一個,要瞭解專注是一個潛意識專注,它是自動形成的,不是你現在故意專注就能夠專注的,所以一定要先達到潛意識狀態,然後去引導。

還有一點要瞭解,禪定的狀態、如來藏的狀態、欲界定的狀態本來就有,是本來就存在的,並不是我們創造出來的,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所以你不要把實證看得是非常的高深莫測,好像是特別不一樣的東西,其實它本來就存在,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這樣你就不會因為重視他而導致有意識思維處於活躍狀態,有的時候我們越重視的事情,越容易導致有意識思維活躍,所以我們說佛法的弘揚有時候也是非常困難的。

Section image

如果人家告訴你如來藏的狀態每個人都有、禪定的狀態,欲界定的狀態,思維本體的狀態,每個人都有,這樣你往往就不會重視了,所以人家必須告訴你某種方法特別好,能讓你達到一個禪定的狀態啊 如來藏的狀態啊,這些狀態能解決生死啊等等,說了很多很多、這些狀態非常好啊,尤其是聽人家說這些狀態還有什麼特異功能,這樣你就更加地重視它,你越重視,有意識思維就越活躍,越不容易實證,所以就是我們要用平常心去看待,要從理論上瞭解它。

我們怎樣才能以平常心去看待,就是一定要從理論上瞭解,瞭解哪些狀態本來就有,特異功能無非是那種狀態的一種能力,我們現在這個狀態也有這個狀態的能力,這個能力也是禪定中和如來藏中沒有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這種狀態同樣也是一個特異功能的狀態,這樣你就不會特別地看重,也就不會導致有意識思維重新處於活躍狀態了,所以就是一方面我們重視實證,一方面瞭解實證無非就是一個休息的狀態,無非是一種高級的休息。

而禪定如來藏這些高級的狀態是都有的,不需要我們去創造。你要想從根本上去解決這些,那就必須掌握原理,也就是一定要掌握理論,理論明白之後、原理明白之後,讓你緊張你都緊張不了,在原理不明白的時候,你怎樣放鬆都是不可能的,你的放鬆也是故意放鬆的,也是用有意識思維放鬆的,所以我們的實證,第一位的就是正知正見,第一位的就是原理,要掌握原理掌握理論,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潛意識才能自動運作。

上一篇
認識物質,觀察世界的全貌
下一篇
如何開始認知行為療法的認知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