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作為修行人,你真的在修行嗎?

清涼月老師

· 實證學

今天許多修行人,好像是在修行,其實並不是真正在修行。這裏介紹幾種不是真正修行的現象。

1、熱衷於跑道場:

有的修行人對跑道場很感興趣、樂此不疲。這本來是一件好事,能夠遍訪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對學佛大有助益。但這些人並不是這樣,他們每每自誇跑了多少著名道場,拜了多少佛菩薩像,並把這些作為自己的修行資本,絲毫不在心地法門上用功夫。慧律法師等大德高僧對此多有勸說。但願修行人能把跑道場落於實處,能帶著修行上的問題跑道場,而不是去旅遊,更不能把這當做是在修行,當做向新修行人炫耀的資本。

2、熱衷於交道友:

紅塵中的人們非常重視交朋友,把這當做謀生的手段和樂趣。有的修行人把這些世俗中的習性帶入修行中,好像道友越多說明學得越好。其實他和道友交談的多是世間煩惱事,並不是在修行,而是把修行作為交友的機會,希望當自己在紅塵中有難時,道友能出手相助,使自己能夠紅塵滾滾。古大德告訴我們,真正的道友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三五個就可以了,大家在修行上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以共成道業。

3、終日在懺悔:

這些人在中老年人中尤其多見。因為害怕因果,整天忙著懺悔,好像懺悔就能消滅因果,不知道回歸自性後,因果當體即空。懺悔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柔軟心,大悲心,使我們能快速向道,間接起到減輕業障的作用。這一點我們在論因果一文中有詳細介紹。

4、求福報:

這些人事實上沒有出離心,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在世俗生活上過得更好,使輪回能夠載歌載舞,繁榮興旺。

Section image

5、搞派系鬥爭:

許多修行人一見面就像特務對暗號一樣報山頭,問對方是學哪一派的,若是同派則皆大歡喜,若不是一派恐怕連飯都不會管。佛陀時期從來沒有這種情況,這也是末法時期的一個特點吧。大家不是為了追求真理而走到一起,而是因為是同一個山頭而相聚叢林,儼然把叢林當做了綠林。

6、把學佛當成了佛學:

要知道佛教的生命就在於實證。有的人自以為讀了很多經書,學佛學了很多年,就沾沾自喜,滿口佛語,一身佛氣,滿口馬列教條,實則毫無用處,解決不了根本大事。

7、把做善事當做修行的根本和全部:

外道把做善事作為根本,因為那樣可以升入天道。真修行人則把做善事作為培養大悲心的手段,根本目的是證入無相無念的如來藏。因此,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方面要大做善事,一方面要勤苦求證,早成正果。後者是正業,前者是助緣,現在許多修行人做得恰恰相反,整天在搞人天善法。

8、過分自責,自我貶低,沒有大丈夫氣概:

有的佛子總在那裏檢討自己的缺點錯誤,打擊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修行學成了娘娘氣,沒有一點大丈夫豪氣沖天的氣概,怎麼修行?看看佛陀是這樣嗎?佛陀那遁入山林,與狼蟲虎豹為伴,不達目的決不甘休的精神,是一般軍人精神能比的嗎?過分自責能消滅掉你的銳氣,要知道一切錯誤都是妄心作用、妄心本空,因此一切錯誤本空,不要再愚蠢地終日惶惶,整天自責。若真學佛人,就橫下一條心,為了求證,即使遭遇再大的艱難困苦,寧可戰死也絕不向困難投降,要知道學佛是大丈夫方可為的事。

上一篇
實證中禁止殺盜淫是什麼原理
下一篇
什麼是等持、佛性?等持觀是不是就是無作意的觀?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