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清涼月老師談放鬆系列6:

放鬆的原理和關鍵點

· 實證學

一、普通人的放鬆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在身體方面的放鬆,我們普通人所採用的方法通常都是去體驗靜,體驗打瞌睡,體驗美好,也就是先體驗一個結果。

你的心會去自動的追求一個結果,追求一種靜,追求一種美好,追求一種舒服,追求一種打瞌睡的狀態。在追求這種狀態的過程中,你會反過來體驗到身體的放鬆,體驗到身體在覺受方面,它會出現這樣的放鬆的感覺。這是普通人在剛開始他沒有任何放鬆的觀念,他就直接就是體驗瞌睡,體驗靜。但是他會得到,最終會體驗到身體現在放鬆了,會體驗這種結果。

另一種就是實證中的時候,你在刻意地放鬆。這刻意地放鬆有幾個環節,第一步,你能覺察到緊張,覺得了緊張之後,你施加了一個觀念,在這裏施加一個觀念,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你施加了一個觀念,你要放鬆,放鬆之後接下來你開始體驗結果。於是最後就會住於這種結果,這種結果就是你感覺到很舒服,很美好,我終於放鬆了,這個身體感覺到很平靜很美好,給你帶來一種很舒適的感覺,你會體驗它,而這種結果是運作的結果,來自於運作,你的心始終在運作,然後你住在這種運作中,而這種運作本身就是相續性思維。所以當你這樣去放鬆的時候,最終得到一個結果就是靜或者瞌睡。

所以說你在放鬆中,你會感覺到,剛開始還進入一種這樣很舒適的美好狀態,慢慢的怎麼瞌睡來了,你不知道這瞌睡怎麼來的,你本來是在放鬆的,怎麼瞌睡來了?那就因為你整個放鬆的過程,是一個運作的過程,是運作過程。而這樣的放鬆最終必然會導致睡眠,所以必然會導致瞌睡的。

那麼這種放鬆屬於普通人的一種運作的放鬆,建立在相續性思維運作上的放鬆。這種放鬆只會引導我們進入當前的這種相續性思維狀態,是無法脫離當前思維狀態的。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的實證是要脫離當前思維狀態的,所以我們不會使用這種放鬆的。當然肯定上面這個放鬆也不會使用,因為上面放鬆它也是一個運作,只不過他們運作的順序不一樣。

那麼我們所需要做的是什麼?我們的實證是要脫離相續性思維的,所以很顯然這種放鬆是不適宜的。

二、實證中放鬆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做呢?我們僅僅只是覺知,你只需要覺知到身體它的一個緊張就行了,只需要覺知到它。

當你覺知到的時候,不需要加入任何放鬆的觀念。因為你的覺知本身是和那個緊張相反的。同時那個緊張它主要是來自於身體的一種潛意識的一個深處的東西。因為你習慣性的在某種情況下身體處於那種緊繃的狀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你覺知到的時候,你的覺知第一它是有意識思維,第二你的覺知是和那種緊張相反的。

因為那個緊張是什麼?建立在選擇性思維基礎上的,是因為選擇性思維運作,所以進入緊張。普通人都是這樣的,都是先選擇性思維的運作,然後進入緊張。

你現在覺知正好是和選擇性思維相反,是破壞選擇性思維的,同時,你的覺知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所以這種情況下就會自動的打破它的運作,使它無法運作。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你覺知到,他就一定能夠放鬆,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覺知,你只需要練覺知就行,不需要加入任何放鬆的觀念。而一旦你加入放鬆的觀念,你就進入這個路了,你進入相續性運作。

所以當我們要擺脫相續性運作的時候,我們想通過放鬆去擺脫相續性運作,通過放鬆進行實證的時候,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你唯一的只能覺知,而絕對不能加入一絲一毫放鬆的觀念。

雖然你沒加入放鬆的觀念,但是最終一定會放鬆的,一定會放鬆的。因為什麼?你的覺知正好是和他背道而馳,那麼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就是一個覺知了。

覺知有有意識覺知和潛意識覺知。而我們所進入的狀態是一種潛意識狀態。所以我們需要解決的是潛意識覺知,但是有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是不分割的,他們是一家的。那麼通過重複的覺知,無數次覺知,這種有意識覺知會轉化為潛意識覺知。

所以當你去通過身體,覺知身體的緊張去進行實證的時候,通過這種放鬆去進行實證的時候,你只需要重複的無數次的覺知就可以了。在次數上用功,次數,次數具有決定意義,你只需要這樣無數次這樣去覺知就可以了,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們有的人去觀身體緊張的時候,你會習慣於從身體上過一點點掃,像做CT掃描一樣,從上面一點點掃,發現哪個地方緊張。然後去覺知的哪個地方,發現哪個地方緊張,去覺知的哪個地方,這是實證的大忌,因為你現在實證的方向是非相續性思維,所以千萬不要這樣去做。

因為這樣去做,你是使用選擇性思維,使用選擇性思維你就一定會陷入思維內容。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一個整體,僅僅只是覺知就可以了,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一個普遍性留意覺知。

覺知整體,你能覺知到哪個地方就是哪個地方,不要刻意的去覺知任何地方,千萬不要刻意的覺知任何地方。一旦你形成這樣的習慣,你就陷入相續性運作,你將無法通過放鬆這種方法來進行實證了。

所以對我們來說,由於我們實證的目標現在是斷相續性思維的,所以千萬不要用我們平常所習慣的那種方法去放鬆。你需要覺知的是整體,對整體進行覺知,用普遍性留意,它自然覺知到,它覺知到什麼就是什麼。

你不用管它,不用判斷的,它一定會覺知的。它覺知到任何東西都是對的,你只管覺知,那麼這種覺知將會把你的身體所有的緊張都會完全的覺知到放棄。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平常所謂的緊張,是身體組織器官的一種與選擇性思維高頻活動狀態對應的一種狀態。而事實上身體的輪廓感同樣是緊張所造成的,只不過它來自潛意識深處的。

而這種覺知最終會達到哪種程度?身體的輪廓感,最終你會覺知到身體的輪廓感。當覺知到身體輪廓感的時候,因為你是非相續性思維,你習慣於用這種覺知的能力了,那麼他將很快的擺脫身體。

如果你是用選擇性思維的,那麼到了身體覺受與物質的地方,你將非常難擺脫選擇性思維,非常難以擺脫身體的感受。因為你已經習慣使用選擇性思維了,所以在這個地方是關鍵非常關鍵的地方。所以對於我們大家來說,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一定要覺知整體。

那麼你要明白一點,就是你的身體是和選擇性思維高頻活動狀態對應的。那麼你所覺知到的身體的任何的覺受,無論它是所謂的緊張還是不緊張,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那種緊張,你會感覺到肩膀、眉頭緊皺,或者肩膀在用力等等。你把緊張,定義為這種緊張,也就是你的緊張,是一種狹義化的緊張,是普通人的那種緊張。這對我們實證來說沒多大意義的,你解決這種緊張基本上沒什麼意義的。

你要明白一點,你身體的一絲一毫的覺受都屬於緊張,都屬於選擇性思維的運作。只要你能覺知到身體的一絲一毫的覺受,那種覺受就是緊張,哪怕你感覺到它是美好,美好同樣是運作的一個結果,所以我們是斷相續性思維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理論上你要認識到你所覺知到的身體的任何的變化,任何的一點感覺都屬於緊張。當你這樣去認識的時候,你的覺知能力將使你逐漸的放棄身體,一步一步的放棄。

那麼在這個放鬆過程中是放棄身體覺受的過程。所以對我們來說一定要明白,放鬆從根本上講是放棄身體的宏觀物質狀態,也是放鬆在這裏等同於放棄,放棄身體的宏觀物質狀態,也就是說內容方面的相續性思維。

當你這樣覺知的時候,他就會輕鬆的放棄身體的宏觀物質狀態,這樣不再使用相續性思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會很快的擺脫身體覺受。

而如果你是用上面的普通人的那種放鬆的話,那麼你的身體覺受將非常難擺脫,你會感覺到非常艱難。但是當你僅僅是覺知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體覺受非常容易擺脫,輕而易取就可以擺脫了。因為什麼?因為普通人那種放鬆,事實上是使用身體,是因為是使用相續性思維的。

所以在這裏我們一定要瞭解,就是我們在實證中去放鬆的時候,要掌握幾個非常關鍵的地方。

三、放鬆的關鍵點

第一個地方,你僅僅只是覺知,也是第一點,你一定要明白你的放鬆僅僅只是覺知,千萬不要加入任何其他運作的觀念,放鬆的觀念。

第二就是在次數上用功,就是不斷的覺知,不斷的覺知,慢慢的就會變成一種潛意識覺知,一種潛意識行為。

第三就是用普遍性留意覺知整體,那麼你的覺知的能力,覺知到哪就是哪,在這裏有需要掌握的就是,我們的緊張不是普通人那種緊張,不是普通人說的那種緊張,我們對緊張的一個定義,事實上定義的是身體,就是身體的任何的覺受都屬於緊張的範圍,都是宏觀物質狀態,

因為身體的宏觀物質狀態,它是和選擇性思維的高頻活動狀態對應的,它無所謂普通人所講的那種所謂的放鬆,普通人所講的那種所謂的放鬆,在我們這裏他仍然屬於緊張的。

所以在這裏你所覺知到的身體的任何覺受,當你認識到他是都屬於選擇性思維的高頻活動狀態,都是緊張的時候,潛意識是會自動放棄它的。

一定要明白潛意識的能力是非常強,不是靠你的,是靠潛意識的能力的,潛意識會自動放棄他,那麼你覺知多少、它就放鬆多少,你覺知多少它、就放棄多少,那麼漸漸的你就整體的放棄了。

因為什麼?你的覺知是用普遍性留意覺知整體的。所以最終的一個結果就是整體的放棄,而絕不是局部的放棄。不是一點一點放鬆,而是整體的全部放棄了。

所以在這裏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在實證中,因為我們的實證的目標是從思維內容相續性跳出來。所以我們覺知的時候只能使用這種覺知,其他的覺知能力不需要使用,也是我們只能使用這種放鬆方法,不能使用其他放鬆方法。

那麼這樣的放鬆方法由於它是致力於覺知,所以它最終形成的是專注,也是最終的結果就是達到一種專注而不是靜。因為他並不去追求這個結果。

普通人的放鬆是追求靜的,他會達到靜的結果,得到一種靜的結果。而這種放鬆是達到一個專注,而絕不是靜。因此這種放鬆也就只要你是這種放鬆,你今天晚上是一定睡不過去的,絕對睡不過去的。而如果你停留在上面這種放鬆,無論你怎麼努力,你今天晚上一定會睡過去的。因為它是相續性運作。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要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實證中的時候一定要牢牢的掌握。這種放鬆也就是僅僅只是覺知,頻繁的無數次覺知,然後用整體覺知不要局部的覺知,不要一點點的覺知,這是非常關鍵的。(清涼月老師)

上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放鬆系列5: 不要去體驗那種美好的覺受
下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放鬆系列7: 身體如何放鬆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