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悟空在八卦爐中練什麼呢?
悟空在八卦爐中練什麼呢?《西遊記》寫道:爐中久煉非鉛汞,物外長生是本仙。很顯然,悟空在八卦爐中已經不是在氣機方面修煉了,那是在練什麼呢?書中寫道:"一點靈光徹太虛……圓坨坨,光灼灼,亙古長存人怎學?人火不能焚,人水何曾溺?光明一顆摩尼珠,劍戟刀槍傷不著。"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悟空八卦爐中這一段是證人"光珠",證得摩尼珠。從道家的角度講,這一節談的是出陽神。
本階段剛開始火神和雷神都對悟空無可奈何,這裏的火神和雷神皆指此時的覺受,說明此時的各種覺受無法使悟空擺脫身體限制,無法出陽神。悟空在八卦爐裏繼續燒煉,在看到"光"後就一下子逃出來,這是指出陽神必須靠"光",當然這裏的光無論是純粹的光或光境都可以。為什麼"光"能夠使我們出陽神,而其他的覺受卻無法使我們出陽神呢?因為其他的各種覺受都是身體方面的覺受,體驗這些覺受只能讓我們繼續受限於身體,而"光"是一種視覺現象,視覺是和注意力緊密關聯的,在"向光性"這個本能的作用下,我們的注意力將一下子從身體轉向"光"。"光"是不受身體局限的,這樣我們就能通過"光"突破身體的局限。
八卦爐指的是身體,以身體為鼎爐。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呢?道家追求的是出陽神,從物質角度講,"陽神"指的是"光珠"。"光"這種物質是一切物質的最高物質形態,它能生成其他物質,很自由,很自在,我們要想在任何物質境界都能夠自在灑脫,就必須證入"光"這種物質形態。應該怎樣證入"光"這種物質形態呢?當然要從當前這個物質世界的物質體中尋找,因為我們當前這個物質世界的物質體也是由"光"生成的,自然含有"光"這種成分。我們當前這個物質世界有很多物質體,我們應該從哪些物質體中尋找呢?原則上是任何物質體都可以,不過從可操作性這個角度講,我們選擇了身體,因為身體是我們最熟悉的,是可操作性最強的。如果用冶煉鋼鐵做比喻,身體就變成了煉鋼爐,也就是八卦爐。
二、如來手掌裏的 “心” 密碼
"光團"是高級物質狀態,但"光團"也分為很多層次,摩尼珠是光團中的最高層次。從物質方面來說,悟空證入摩尼珠標誌著證入物質方面的最高層次了,再向上就是非物質,已經沒有可見的物質了,以後的修行就只能在思維方面進行,所以接下來就該如來出場了,因為在思維方面的修行佛家是最究竟的。
從思維方面修行就是在"心"上修,手與心最相應,比如:我們常說"心靈手巧、得心應手"等。正因為手與心最相應,因此佛教常常用"手"代表"心",比如:佛教中講到"大手印"的修行就是專講心法的。《西遊記》中如來的手掌就是代表"心"的,心是非常廣闊的,是無邊無際的,因此悟空無法跳出如來手掌,無法跳出"心"。
如來手掌變為五指山,這同樣是在用手掌代表心,因為手和心最相應。如來的五指化為五行山,五行山就是"心"山,把悟空壓在這裏暗示接下來的修行是在心性(思維)方面進行,要在五行山下煉心。悟空探出頭和手,這是指這個階段的"心"是活潑的,並不是死水不藏龍的心。當然這裏的"手"也是代表"心"。
山上貼著"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定心真言,由此可見悟空在五行山下是練定力的。山頂貼上定心真言後,山體融合,導致悟空的身體無法出來,這是把"頭"比作"念頭動處",把身體比作相續性思維,只讓頭出來而不讓身體出來,這是告訴我們要在"念頭動處"下功夫,要調整念頭活動現象,防止墮入相續性思維,這正是練定力的。
"定"是高度專注的,是沒有"靜"這種成分的,而此前悟空各個階段的修行從根本上說都是在"靜"中修行,因為"靜"與"氣"對應,只要有氣機反應就是在"靜"中。雖然到了"光"這個階段已經具有"專注"成分,但仍然沒有完全擺脫"靜",因此在思維方面與"光"這個階段相對應的是"專注的靜"。"靜"容易"靜極生動",這是前一階段悟空連續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因此接下來必須破除"靜"這種成分,而僅僅保留"專注",當然這裏的"專注"是"潛意識專注"。
三、鐵丸銅汁的隱喻:五行山下,悟空如何以高級狀態重塑身心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物質是"觀察與被觀察"關係的描述。"觀察與被觀察"關係建立在"選擇性思維"基礎上,"相續性思維"也建立在"選擇性思維"基礎上,因此根據"心物一體"的基本原理,一切物質都是和相續性思維對應的。相續性思維只有"動"和"靜"兩種狀態,因此一切物質現象、物質活動都具有"動"和"靜"兩種狀態。與"動"相比,"靜"是較為高級的狀態,因此較為高級的物質都是和"靜"對應的。高級狀態都是具有"專注"成分的,因此與高級物質對應的是"專注的靜"。與高級物質對應的思維狀態具有"專注"和"靜"兩種成分,"專注"的成分越大就越高級。
悟空在五行山下只能"頭"出來,而"身體"無法出來,這是在"念頭動處"下功夫,是住於"念頭動處"。這種狀態是一種高級狀態,悟空通過實證從低級狀態逐步提升至高級狀態;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直接證入高級狀態,然後再逐級下降,解決低級狀態的各種問題。這是兩條實證道路,後者在《西遊記》結尾取得無字真經那一段還要詳談。
為什麼從高級狀態向下發展必須逐級發展,而從低級狀態向上發展卻可以跳躍性地發展呢?這是由"條件論"決定的,從高級狀態向下發展必須逐級疊加條件才能逐級演變。低級狀態含有高級狀態的一切特徵,含有演變過程中的一切條件,只要我們能夠與低級狀態中所含有的高級狀態的成分相應,就能直接證入與之相應的高級狀態,因此從下向上發展可以跳躍性地進行。
悟空餓了吃鐵丸,渴了喝銅汁:鐵丸指的是"氣團","氣團"的溫養能夠破除饑餓;銅汁指的是"氣流",氣機循經絡運行能夠使口中津液生生不息,異常甜美,破除口渴。吃鐵丸,喝銅汁,說明悟空此時完全解決了飲食問題。飲食問題是安住於"光"這種物質狀態所必須解決的問題,這一點和悟空剛出生時"服餌水食,金光潛息"正好相反,但二者的原理是一樣的。悟空這個階段已經證入"光",接下來還需回過頭來用高級物質狀態改造低級物質狀態,也就是徹底改造身體。鐵丸銅汁代表對我們當前這種身體狀態的改造,此時的氣機已非之前可比,不可等而視之。由此可見,在五行山下的任務不僅僅是要進一步提高思維狀態,還要進一步徹底改造身體的物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