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意的特徵——動和靜

· 基礎理論

入靜的過程是一個過渡階段、不是穩定狀態,還是在同一個思維狀態下的,它還在靜與動這兩個狀態之間來回走的。

靜,屬於思維低層次的,是意的相續狀態的一個特徵。 意的特徵另一個狀態是動——動極生靜,靜極生動是在這兩個狀態之間,來回擺動的,而不是突破這種意的狀態。

一旦突破了意的狀態,真正的達到了定中,是相當穩定的,不是那麼容易就退失的,但不是絕對不退失的,一般的定中,還是退失的,只有在思維的根本狀態,是完全不退失的,完全能夠自主的。 所以無論進入任何一個思維狀態,比如定中、邏輯思維中、睡眠中等等,往往都是比較穩定的,只有在那個介面處是不穩定的。

在意的狀態不能作主,實證修行的人都要對氣脈的變化,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認識到它是意的狀態。 只要身體還有氣脈的變化,只要還在追求氣脈的變化,只要還有一絲一毫身體的感覺,那麼就一定還處在意的狀態。

在這個狀態沒跳出的時候,無論氣脈的變化多麼明顯,氣功練的多麼的好,無論打通多少多少氣脈等等,通通都是在意的狀態,這沒有根本意義。 在意的狀態,是不可能做自已思維的主人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的。

上一篇
實證時,一點的突破就是整體的突破
下一篇
認識微觀物質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