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從如來藏出來,重新回到煩惱中的時候,會有一種明顯的執著心力的發動,無住指的就是沒有這種執著的心力,那當然就是如來藏了。
念頭是在執著心力發動後產生的,因此無念指的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沒有念頭但卻有思想。
我們生活在煩惱中的人,因為有執著心力的緣故,每當我們想什麼,在我們的心裏就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比如想大海,心中就會產生大海的形象,這時候他心通的人立刻就能看到你心中大海的形象,從而知道你在想大海。
《瑜伽師地論》把這稱為“相想”,就是因為這種想能產生相。
而如來藏雖然有思想,但因為沒有執著,所以不會產生相,這樣建立在心動基礎上的凡夫的他心通就看不到你在想什麼。
比如慧忠國師證入如來藏後,大耳藏就看不到慧忠國師此時在想什麼。這說明大耳藏還是野狐禪、還是凡夫。由此可以看出,無相並不是沒有眼前的山河大地而是沒有相想,也就是沒有執著的妄念,那當然是如來藏了。
因此,無住、無念、無相指的是如來藏的特點,而不是刻意去無住、無念、無相,只要證入如來藏立刻就無住、無念、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