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以前只重視理論學習。今天早上打坐一小時,嘗到點甜頭,很舒服,雙手有氣感,不想下坐。有疑問:
①成仙(道家)、成仁(儒家)、成阿羅漢(佛家小乘)、成菩薩(佛家大乘)、成佛(佛家圓乘),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②在我們人生百年,到底是是來結成什麼正果的? ③都想得到,貪心更重。不可能。那麼先成就什麼? 後成就什麼? ④人身難得,走的時候得到什麼果才能不後悔,而歡天喜地?
清涼月老師:
人類自古以來就在探索這個世界的本質,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非常多的門派,證到了不同的層次,但目標是一致的,就是想獲得根本的自由。道家是通過物質進行實證,借助的是人體這個標本,通過觀呼吸找到了微觀物質,氣機這個物質層次,進而又證到了光這個層次,再向上就走不通了,因為光是物質的最高層次,後來有一派轉向佛家的實證,就是轉向思維方面的實證,取得了突破。
有文獻記載的只有佛家是證到了世界本質的。這個也是有標準的,不是你說,我證到了,就算的。必須有比如,可以即一切相的能力(即一切物質做為身體),對一切等持的,也就是普遍性專注,沒有分別。小乘修行是有“我”,大乘是“無我”,真正的無我是如來藏狀態,沒有念頭,有活潑的思維(這裏的思維,不是我們認為的你在思考問題,而有思維這個能,就是能善分別諸法相,但不生起念頭)小乘是住於空這個念頭。但最終大家都會回歸到根本狀態,因為這是我們的根。

實證修行並不是想得到什麼,而是放下,真正的放下是覺知,是不抓取任何念頭,是自觀自在。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整天念佛求生西方,其實是用執著心去念的,這個與那個世界不相應,是根本無法達到那個目標的。但他們執著心非常的重,你是很難喚醒他實證的。這樣的人,也可能有極少數的人證到一種比較清淨的境界,那個世界裏什麼都沒有,只有他自己。這是比較低級的天道,並不是真正的極樂世界。
人身難得,這個經典中有記載的,因為人這個狀態上連天道,下接鬼道,是一個過渡狀態,只要是過渡狀態,就是極不穩定的狀態,你精進努力一下就可以上去,你不實證,基本就是下去。我們上面和下面的狀態都是比較穩定的狀態,極難打破,比如鬼道的人,他就是活在走神中,他完全不知道他自己處於走神中,是忘我的狀態,你跟他說話,他基本是不會理你的,所以不容易修行。而人間的人,是有走神也有專注這個狀態的,是經常處於“我”這個念頭的,而“我”這個念頭是離思維根本狀態最近的念頭,住於這個念頭,如果遇到合適的外因打破,就可以直接進入思維根本狀態(如來藏)而開悟,徹底解決生死問題。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趁有人身這個階段精進實證的原因,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再有一點就是明師難遇,可以說千載難逢,因為只有真正的過來人,才能帶我們直奔主題,不打閑岔,不走彎路,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否則你還是白來一次,你即便是每天精進實證,但因為你無法知道高級狀態的特徵,不知道如何才能和這個特徵相應,你的實證是非常盲目的,遇到任何問題你都是靠自己的猜測去解決的。越是精進,越是快步如飛地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