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修大悲心是不是應該先從感動開始?
清涼月老師:關於修悲心,慈悲定,大悲定等等,是有一定方法的。至於說(修)悲心,大悲心本來不是修的,它必須是證到一定程度,一下子就會知道大悲心究竟是怎麼樣的,不是修來的。但是一般人因為是剛強心比較強,所以咱們就要修悲心。
大悲心的修行,就像往湖裏面扔了一塊石頭一樣,那個漣漪是一圈一圈向外擴展的,大悲心的修行也是這樣的,你很難一下子對你非常反感的人修大悲心。需要先從周圍的人觀起,自己最親的人,自己的父母等等觀起,觀大悲心,心開始變柔軟。然後慢慢的向朋友,再觀這個大悲心,再向社會上那些痛苦的人,慢慢的這個心就會又柔軟下來,這樣逐漸向外擴展。最終擴展到你很厭煩的人,甚至仇人。
修悲心有一個過程,是一步一步來的,並不是一個晚上就能把這個層次一下子擴展開來,也不是這樣的。慈悲心本身是一種慈悲定,需要一點一點把心柔軟下來,達到一定狀態,然後再擴展,不是一個晚上,一個小時,就能把這個整個過程都完成。大悲定的修行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的,不要寄希望於一個晚上、幾個小時,就能夠把仇人觀想成親人,是需要達到一定的狀態,獲得一定的層次,然後才能真正的修成。你說的“先從感動開始”,起初可以是這樣,但“感動”和“悲心”是不一樣的,“感動”是一種“受”;“悲心”、“慈悲心”,是一種“行”。(色受想行識)
(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班正在開課。歡迎有緣之人報名諮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