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是否只能打坐入定?
清涼月老師:不一定。入定本身是人人都有那種狀態的。有很多的原因,都能讓你入定。你比如說,你現在正在路上走的,一個突然的境界,你比如說天空突然展現什麼東西了,或者是整個的山河大地突然的裂變了,或者你受到突然的外因的刺激了,等等,也就是外界的物質環境,瞬間的改變,打破你的思維,然後你就一下子就入定。
咱們說因為心物一體,入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改變物質的境界;一種是改變思維狀態。
如果你遇到突然的外因,使這種物質境界一下子改變,那麼你也是瞬間入定的。入定根本就不需要練的。入定本來是不需要練的。為什麼需要練?現在為什麼要練?那是因為你生活的境界的問題,外界的境界,和你思維的狀態,它統統都是散亂的。你有一個過程,需要擺脫這個境界。所以你覺得很難,這個擺脫的過程很難。如果這種境界,它不需要你這樣,它就一下子瞬間改變。那麼你在一瞬間就會入定。入定本身是不需要練的。
所以咱們以前說的科學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了,你想入定,簡單得很,就把你送入一個封閉的儀器裏面,象太空艙一樣,封閉的太空艙裏面,然後科技的手段,瞬間在你面前展現大螢幕,然後一下子聲光電,整個就起來,那個定境瞬間就升起。那你一下子就進入定中。這就和那個時光隧道一樣。時光隧道本來也就是這回事,很簡單的,它就一下子讓你的思維達到一定的狀態,那麼很快,你就進入了與這種思維狀態相對應的那種物質的境界。你就好象在那,啊我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了。其實無非就是改變了那種思維狀態。物質境界改變了,一下子改變了那種思維狀態。
就像在佛陀時期,他能夠在你面前一下子變現,變現一種境界,你一看馬上就入定。比如說諸佛在這裏放大光明,大光明,這種大光明一放之後,你一下子就入定。紛紛入定。你覺得那個是為什麼? 他就是改變物質的境界,物質的境界改變了,因為心物是一體,你就會瞬間入定。
這就是這個,以前咱們說的一個老和尚,那個尼姑去看那個老和尚,看他就是開悟沒開悟,心莊嚴不莊嚴。她一看老和尚還是不莊嚴,她就是去說,也就是說沒開悟,去說老和尚,你現在還不莊嚴。老和尚一聽,啊,看來我衛生搞的不好,也就是頭髮長了,身上髒了。所以他就怎麼樣,理理髮,洗洗澡,穿了件乾淨的衣裳。但是那個尼姑回來入定之後,又看,說明那個老和尚沒有理解尼姑的話,尼姑又去說,你還是不莊嚴。然後這個老和尚就又收拾一番,和尚把屋裏打掃打掃了等等。也在這個身相上下功夫,同時呢也在這個,比如說,戒律的嚴持呀,威儀呀,都做的很好,因為他是老修行,所以很容易做到這些的。結果這個尼姑回來入定後一看,他還是沒莊嚴。他又去對老和尚說,你還是不莊嚴。老和尚這下子發怒了,我都已經這樣做了,怎麼還不莊嚴?
後來這個尼姑就說,心莊嚴才是真的莊嚴。相的莊嚴都是虛妄的。因為老和尚也是老修行了,他一下子就明白。馬上這個眼淚就流出來了。他說我也是想啊,我一生就這樣努力的去證,但是實在是做不到。後來這個尼姑就說,那你去找我那個師兄,他在哪個哪個地方。他是一個得道人,能夠給你指引這個路。然後他就去。
他去之後,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過來就請他坐下來,然後就端了一盆洗腳水,就給他洗腳,洗過腳之後,然後老和尚就坐下來,問這個年輕人,你們那個師父在哪里?他這個年輕人走了。一個小沙彌過來。他問這個小沙彌,你們那個某某某尼姑介紹的大師在哪里?那個小沙彌就說,剛才給你洗腳的那個就是我們的老師。
這個老和尚很感動。他馬上就去找這個年輕人,30多歲的年輕人,就開始坐下來。因為他身邊跟著他學的徒弟們,都是得道的人,然後這些人就同時入定發大光明,同時入定發大光明,然後這個老和尚就一下子證入那種境界。這就是改變一個物質的境界,它就是非常不得了的。
所以這個定,也就是你說的,必須打坐入定嗎?這個很不一定的。
問:打坐的一開始的目的是什麼?
清涼月老師:是為了擺脫邏輯思維的。因為什麼呢?咱們在運動中的時候,咱們的肌肉群都是和邏輯思維連在一起的。都在強化輔助這個邏輯思維。你在說話的時候,你在走路的時候等等。你不由自主的,身體的就有一些肢體語言去輔助的。
所以為什麼要打坐,就是為了擺脫這個,讓這個肢體身體的肌肉群不再去輔助,這個邏輯思維。讓你能夠擺脫邏輯思維。所以行,住,坐,臥都是禪,只要你能達到那種境界,不在於坐不坐的。
(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班正在開課。歡迎有緣之人報名諮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