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清涼月老師談覺知系列3:

養成覺知的規範

· 實證學

一定要明白,我們只是覺知就可以了。當心中產生好與壞的判斷,喜歡和厭惡的判斷時候,你覺知到就可以了,要養成這樣的規範。

——清涼月老師

思維的運作建立的前提就是判斷,一旦你產生判斷,判斷的瞬間就展開運作。所以你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對於這個世界你絕對不判斷,這是對我們的實證來說,是非常非常關鍵,一定要瞭解。

有的東西作為一種規範,是你必須養之有素的,做不到這一點,你是一定無法成功的,包括剛才說的這一段,就是對你這個人世間的判斷,你一定要養成個習慣。

broken image

養成什麼習慣?當你判斷的時候,你覺知到判斷,比如說看到一朵花,你判斷好與壞;看到桌上的飯菜,判斷好與壞,判斷喜歡不喜歡。當你判斷的時候,你要覺知到判斷,你千萬不要再產生一個觀念,說判斷不好,我不能這樣判斷,這叫運作。

因為你要明白,你現在處在思維衍生狀態,我們從思維根本狀態如來藏狀態到思維衍生狀態,當時產生的是一對一對的觀念,所以你現在的判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你只需要覺知判斷,覺知判斷之後,你就不再判斷,所以你的第一要素的是什麼?不能判斷。

對於不能判斷,僅僅只是覺知就行,你不要再加入一個“我不能判斷”這樣的觀念,你要掌握這一點。

很多人不了解這一點,那別人告訴他,我們對這世界不能判斷。他馬上說,天天說,我不判斷,讓他好,不能觀這個好與壞,不能分辨好與壞,這叫運作,這個不叫修行了。

broken image

所以一定要明白,我們只是覺知就可以了。當心中產生判斷的是好與壞的判斷,喜歡厭惡的判斷時候,你覺知到就可以了,覺知到就可以了,要養成這樣的習慣,養成這樣的規範。

什麼叫形成規範?就是它完全是一個潛意識的行為,不是故意的。

什麼是潛意識行為?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在那個福利院實習的時候,我們的一個教授,我們教授有一天去做一個手術,這教授是一個老年人,白髮蒼蒼的,堅持就上手術臺做手術。他去給人家做手術,做手術前不就是要消毒嘛,把這個手、胳膊消消毒,消毒之後有一個規範,就是你這個手必須放在這個胸前,就胸前位,放在這裏。放在這裏之後,你不能這這左右扭的,你不能說這個地方出汗了,我去擦一下汗,不行的,出汗了護士給你擦汗,你不能擦汗,你要保持這個胸前位。

我們這個老教授他就養成這規範,但是那個消毒室,那個門開了,門開之後他會怎麼樣?他過去用他的屁股,他就把那個門卡一下,門關著因為不能動手,他就把門關著,用屁股去卡,門關著。因為他是老年人,老年人這個站位有時不是很穩,這個地板他又是濕的,又是滑的,結果摔跤了,摔跤倒地上。倒在地上他的手仍然是胸前位,他沒有去扶那個地板,沒有去支撐他,他始終保持著胸前位。啪,倒地上,倒地上之後骨折,即使骨折的時候,他仍然是胸前位。

broken image

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什麼是科學,科學就是一個很小很小動作,這種養成規範,沒有這樣的規範,你是絕對不可能成為科學家的。

科學家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規範,才能發現很微小的問題,然後才可以解決問題。你的實證也一樣的,你在生活中要養成這種規範。

當你在生活中,對一切事物產生判斷的時候,你馬上覺知到判斷,一旦你覺知到的時候,他就無法運作。你的瞌睡也是一樣的,在整個瞌睡的過程中,你覺知到它,你始終保持著這覺知的規範,養成一個覺知的規範,這就可以了。

broken image

什麼叫修行?這就是修行。什麼叫實證?這就是實證。沒有這樣的功夫,你是絕對不能成功的,不可能成功的。成功建立個基礎就是破除你之前不良的習慣,就是各種不良的運作的習慣,當這些習慣全部破除了,你就成功了。你之所以不成功,因為那些東西沒破除,沒破除是沒法成功的。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一定要向那個老教授學習,養成這樣非常嚴謹的這樣的科學精神,科學規範。(清涼月老師)

上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覺知系列2: 你隨時在覺知,你沒有參與運作,這就是修行
下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覺知系列4:覺知只是為了讓你閑下來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