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我是誰?來自哪里?

文:清涼月老師

· 基礎理論

對快樂的追求行為只有在“思維衍生狀態”才有,因為“思維衍生狀態”沒有真正的快樂,因此我們才會產生這種追求行為。

事實上,“追求快樂”的行為是人類希望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潛意識行為。思維本體學將通過完整的實證體系,嚴格的實證方法讓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獲得真正的快樂,這樣我們就再也不需要追求了,再也不需要這種所謂的“追求快樂”的本能了。

除了“追求快樂”外,我們還有一種本能,那就是“追求真相”,我們總希望找到問題的原因,找到事件的真相,比如:我們總在思考“哪是我?”、“我來自哪里?”、“宇宙的源頭究竟是什麼?”等等

事實上,一切問題都有其產生的必然原因,一切現象都一定能夠得到解釋並得到證明。我們對真相的追求其實正是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潛意識行為,“十萬個為什麼?”是十萬個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腳印。

當我們把能想到的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也就自然不會再保留這種“追求真相”的本能了。在思維本體學裏,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建立在“選擇性思維”的基礎之上,“選擇性思維”只能作用於局部,無法作用於整體,這就必然產生未知領域。

(清涼月老師)

上一篇
何謂柔軟心
下一篇
在身體方面如何安住於柔軟心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