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西遊記》一部以五行架構的東方實修實證教科書

西遊解讀前言四

· 經典解讀

一.《西遊記》暗藏五行玄機:人物五行屬性揭秘

《西遊記》的人物設置都是富有深意的,我們要按照《西遊記》的人物設置重新審視我們的修行,使自己能夠正確實證、準確實證、高效實證,為此在這裏把《西遊記》相關原文摘錄如下:

《西遊記》第七回原文:

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牢栓莫外尋。萬象歸真從一理,如來同契住雙林。

對於《西遊記》中人物的設置,我們還要從傳統文化中的"五行"匹配這個角度進行認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講究五行配備。只有五行具足,科學搭配,才能順利成功。《西遊記》中的五個人就是按照"五行"原理進行設置的:

唐僧為部洲人,南方屬火,故唐僧在五行中以"火"相配,

悟空為靈石所生,石者金也,故悟空五行屬"金";

沙僧主靜,土為地,地性坤,坤主靜,故沙僧為土。

龍為水中生物,故小白龍五行屬"水";

八戒惹是生非,與木之橫逆相合,故八戒為木。

二.八戒屬木非屬水解讀五行模型的深層邏輯

關於八戒的五行屬性,有人認為八戒五行屬水,依據是《西遊記》在涉及八戒時曾提到"木母"這個稱呼,於是他們認為"水生木",水為木母,八戒應該五行屬水而不是木。這種認識是不對的,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對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不夠。中國傳統文化陰陽五行等理論是對事物的一種模型化研究,這種模型化研究建立在整體觀基礎上,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全息論。它認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五行之中有五行,這種認識並不是把這個世界進行非黑即白地嚴格地絕對地對立式劃分。

很顯然,陰陽五行等模型化研究是從屬於和服務於整體觀的,這是因為模型中任何一類事物中的任何一個物質及現象都來源於如來藏(根本狀態),而如來藏(根本狀態)是源頭,是不分陰陽五行的,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是包含陰陽五行的。

應該怎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認識呢?我們可以從"體用"關係這個角度進行認識,如來藏是"體",它所衍生出來的一切事物(相)皆是"用",陰陽五行等模型是對"用"進行劃分,是對"相"進行劃分的,尤其重要的是這種劃分是根據某一功能(特徵)進行劃分的。事物的功能(特徵)是多樣化的,而事物的"體"卻是一致的,因此陰陽五行的模型化劃分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必然存在交叉的,舉例來說:《西遊記》中對人物屬性的劃分是根據"修行需要"這個標準對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各種思維功能進行劃分的,而這些思維功能(特徵)是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認識的,因此當我們從其他角度進行劃分時,它們又分屬於其他類別,這樣就形成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五行之中有五行的現象。

這種建立在整體觀基礎上的模型化研究應用非常廣,比如:中醫學對藥性的認識也是如此,中醫學在認識"蛇"的藥性時,認為蛇"形長為木,行曲屬水",具水木二性,因此蛇的藥性分為水木兩類。

三.以修行為綱:五行模型如何指導降服“心猿意馬”?

由於《西遊記》是一本指導修行的書,因此它對人物的設置是按照"修行需要"這個標準進行劃分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首先瞭解我們的思維,要對我們的思維進行分類,然後才能進一步把這些思維現象(功能)框入模型中,這樣就能按照模型所具有的規律進行更為深入的認識和應用。

八戒所代表的思維功能是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特有的,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散亂心,它總是干擾悟空所代表的思維功能。這種頻繁干擾行為和"木性橫逆"這個特性相似,因此八戒五行屬木。當我們把八戒所代表的思維功能框入五行這個模型後,就可以按照這個模型所具有的規律進一步認識八戒所具有的功能。

木由水生,水為木母,因此木含有水的功能。水主靜,靜是有利於修行的,因此八戒經過改造是有利於修行的,不能把八戒一棍子打死。《西遊記》修行的過程其實是改造八戒的過程,把八戒改造過來了,修行也就成功了。基於此,《西遊記》有關八戒的章節凡是使用"木母"這個稱呼的地方,都是涉及其有利於修行的思維功能,而凡是使用"木"這個稱呼時,都是講其不利於修行的思維功能。

不僅八戒如此,小白龍也是這樣。小白龍為龍馬三太子,龍馬即辰龍午馬,辰為水,午為火,三為陽數,故小白龍雖為水,但同時具有火性,水火相迫,心性不穩,因此容易退失,甚至出現問題,燒殿上明珠,摘項下珠,皆表示功夫退失,小白龍被貶實為自己退失。每隔七天萬劍穿身,實為"氣機"週期性紊亂,在腹內攻沖走竄。對八戒等五行屬性的認識我們必須基於一個原則,那就是"對任何事物的模型化研究必須從屬於和服從於詳實化研究",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必須按照實際情況確定其五行屬性。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判斷其五行屬性,繼而進一步按照五行運作規律推測和判斷事物的發展演變規律。

從對八戒和小白龍五行屬性的認識可以看出,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分析必須基於形成這種文化的思維方式。然而我們從小接受的是現代教育,而現代教育是一種西式化教育,我們所接受的思維方法是西方邏輯思維的分析方法,用這種思維方法所進行的研究無法深入到如來藏,無法認識到世界的本質,因此它對世界的認識是完全基於現象(相)的,這導致西方科學在對事物的分類方面是嚴格定性量化的,是截然分開的,石頭就是石頭,樹木就是樹木,二者風馬牛不相及。

及時反思我們的思維,及時對我們自己進行深入剖析和重新認識,這一點在實證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所出現的錯誤,其根本原因就在我們自己,就在於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自己是正常的、正確的。

四.五行生克顯神通:人物互動暗合修行次第

《西遊記》不僅在人物設置方面是按照五行進行設置的,即使人物出場順序也是按照五行進行安排的:唐僧為南瞻部洲人,五行屬火,火能生土,所以剛出發就掉進了土坑。土能生金,所以感來金星解除困厄。

悟空靈石所生,石者金也,悟空五行屬金,與金星同氣相求,所以金星之後唐僧能夠遇到悟空。唐僧屬火,悟空屬金,火克金,故唐僧能夠收服悟空。

悟空屬金,金生水,所以惹出了小白龍(水)。悟空為心,馬為意,心猿生意馬,金生水,只能生不能克,所以悟空奈何不了小白龍,只能去求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證果之人,悲心似海,為真水,與小白龍之水可以同類相召、同氣相求,因此觀音菩薩能夠收服小白龍。

小白龍來到唐僧身邊後,由於小白龍屬水,水能生木,而八戒屬木,因此小白龍來後自然招來豬八戒。金克木,所以悟空能夠收服豬八戒。

木能生風,八戒來後就緊隨著來了黃風怪。黃風怪是老鼠成精,老鼠在五行裏面屬水,金生水,所以悟空拿黃風怪沒辦法,只好去找靈吉菩薩。靈吉菩薩有飛龍寶杖,龍為辰土,土克水,故靈吉菩薩能夠收服黃風怪。

八戒屬木,能克土,而沙僧屬土,故八戒能夠戰勝沙僧。悟空屬金,土生金,因此悟空不能戰勝沙僧。土克水,故沙僧住於水中;水生木,故八戒能夠水戰。沙僧代表"靜",代表潛意識,八戒代表妄心,代表意識,在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意識總是破壞潛意識,因此八戒能夠打敗沙僧;然而沙僧的任務是調和悟空和八戒,不能屈從於任何一方,否則就不能起到調和作用,因此八戒收服不了沙僧。

五.溯本歸源:從《西遊記》讀懂傳統文化實修精粹

總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刻地影響了和影響著東方文明,同時對世界文明發展進程發揮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易經》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作為群經之首,它那智慧的光芒穿透時空,照耀古今,奠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它通過對陰陽兩種基本作用力的認識,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

《易經》對陰陽兩種基本作用力的認識建立在儒釋道實修實證基礎上,實修實證是儒釋道的基礎和靈魂。古往今來,無數先賢大德用他們艱苦卓絕和卓有成效的實修實證,讓我們認識到陰陽兩種作用力的基本特徵和演變規律。正因為儒釋道對這兩種基本作用力的認識建立在嚴格的實修實證這種科學實驗基礎上,具有絕對的可重複性,因此時至今日,歷經千年,儒釋道對陰陽兩種作用力的認識仍然閃耀著熠熠奪目的科學光芒!

儒釋道是《易經》的基礎,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為了使人們能夠深入認識和真正掌握儒釋道理論體系,《西遊記》用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小說形式,通過通俗易董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在對《西遊記》的學習中,我們要結合 儒釋道基本理論,真正讀懂《西遊記》中每一個故事的深刻寓意,真正認識和掌握儒釋道實修實證體系,真正認識和掌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

上一篇
在東西方文化中追問本體 ——思維本體學視角下的解構 (徐光明學長學習心得)
下一篇
從風水五行到中脈修行的東方科學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