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证的时候,我们是要证入高级状态,高级状态就是潜意识状态。
我们当前状态是意识为主导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实证过程中必须完成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
潜意识转化过程,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有一个不断转化的路程。所以转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在转化中的标准,每一步是怎样的一个标志。
刚开始我们是以意识为主导,要进入潜意识状态,我们要完成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怎么转化?有什么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你做事情的时候,身体总是和你这种状态相对应,你喜欢这种身体,比如说现在说话的时候,不停的使用手势、表情肌等等,身体有这方面的基本表现。大家在做工作、走路或和朋友交谈时,都是这样,你的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和你这种状态所对应的表现,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意识为主导的状态。反过来当我们完成了意识向潜意识转化的时候,不会再这样了,你的身体表现为什么呢?身体不愿意动,不像之前意识为主导的时候,你的身体是能够自由的、自如的去配合意识的活动。
在意识转向潜意识之后,一个很显著的表现就是你愿意坐在那里,身体一点不愿意动,这是我们完成意识向潜意识转化的第一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身体不愿意动了,我们这时候不愿意再使用身体,身体处于一种废用状态,就是不使用的状态。从思维的角度讲,你不愿意主动的去考虑事情,主动性会降低。意识为主导的时候,我们是愿意主动去思考事情,你总是主动去考虑一些事情。
当潜意识为主导的时候,你是不愿意主动去思考事情,你所思考的事情都是自动跳出来,有一个“自动”。比如在你睡觉前,你非常困的时候,脑子也在想事情,但这些事情并不是你主动去想,是在潜意识作用下自动跳出来,自动自发的流露出来。潜意识的一个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自动自发。所以这是意识完成向潜意识转化之后的两个标准。
这两个标准我们需要掌握,要掌握它的原理,了解这个之后你就能够
判断你现在这个状态,是完成了意识向潜意识转化了吗?当你完成了意识向潜意识转化之后,你才可以进一步去实证,这是第一步你必须做到的。
如果这个没做到,虽然你也努力的去实证,但都是在训练意识,比如说观呼吸,在没有完成意识向潜意识转化的时候,你一上来就观呼吸,你是用意识在观呼吸,这样会干扰呼吸。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第一步必须完成意识向潜意识转化,完成转化之后才谈得上进一步实证。
接下来我们需要完成潜意识的稳定。仅仅完成转化还不行,我们必须使潜意识能够继续向前发展,能够达到稳定状态。稳定有什么样的判断标准?稳定在实证中,同样是从身心两个方面进行判断。身体方面,我们感觉到身体的整体宏观表现开始模糊,身体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模糊的同时伴随一种舒服、美好。身体模糊了,同时很美好、很舒服,因为潜意识给我们带来的,往往都是美好、舒服。这是在稳定阶段身体方面的表现,在思维方面将会表现为什么呢?你喜欢这种状态,很愿意坐的、乐坐的状态。
你喜欢这种状态,你自动会排斥平时日常生活的状态,对日常生活的那种意识为主导的状态,你有一个排斥,你会自动回避那种状态。比如进入这种状态之后,别人喊你今天参加同学聚会,或者去打篮球,或者去做其他活动,你会自动排斥,因为这种状态给你带来非常美好的一种体验,你愿意继续坐下去,你愿意一个人待在房间里。
所以我们要了解,当完成了潜意识的稳定之后,我们将会获得这两个
体验,一是身体的整体觉受会模糊,你不知道手在哪、胳膊在哪、腿在哪,左手、右手、腿都找不到,也体验不到,是一片模糊的状态,身体整体的轮廓感也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身体整体轮廓的模糊也是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需要了解。首先,我们大多人模糊的是四肢,四肢首先变得模糊。为什么四肢首先变得模糊?因为四肢的活动是和我们的意识相关联,我们去活动的时候,有个词语叫“张牙舞爪”,手脚都是配合着你的行为,这种情况下你发现手脚的运动和你的意识关联性非常紧密。
在手脚模糊的过程中,腿的模糊相对也比较早。当我们善于用心的时候,手的模糊比较快,因为手和心是最相应的。当我们能够完成意识向潜意识转化的时候,手的模糊也非常快。你的左手、右手感觉不到,腿也感觉不到,还剩下一个躯干,躯干逐渐消失的过程从哪开始?
从下部逐渐向上,进入躯干。躯干的模糊过程,是由下向上,一步一
步模糊。为什么由下向上模糊?执着心是向上向外的,上部是和执着心对应,意识的活跃是和执着心紧密关联。所以人体的上部,是和意识关联非常紧密。而身体躯干的下部,是和潜意识关联紧密。所以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眉头一皱代表什么?是意识的一个活动。所以我们的上部是和意识关联,躯干部分模糊消失的过程中,是身体的下部开始先消失,慢慢身体的上部逐渐消失,最后才是头部。最后容易保留一个头部,头部慢慢消失,头部的感觉能够达到逐渐没有,说明你的功夫真是得到一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