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與有意識這兩種思維功能總是如影隨形,形影不離,當“有意識思維”在發揮作用的時候,潛意識思維也在悄悄發揮作用,並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我們要捕捉潛意識的表現形式,並通過體驗和掌握潛意識的這些表現形式而使潛意識能夠連續發揮作用,這樣就能形成使用潛意識的習慣,實現在潛意識主導下進行實證。潛意識有哪些表現形式呢?
1. 呼吸
呼吸是潛意識活動的表現形式,觀察和體驗呼吸有利於形成潛意識的連續性;同時由於呼吸也容易受有意識思維的干擾,因此觀呼吸有利於掌握有意識思維向潛意識思維的轉化規律。
呼吸還有一個其他潛意識現象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呼吸具有“呼”與“吸”的轉接處,也就是斷裂處。物質的相續性運動過程正是相續性思維的表現,運動過程的斷裂就是相續性思維的斷裂,因此通過掌握呼吸的斷裂我們能夠斬斷思維的相續性,這是有利於證入“思維衍生狀態高級狀態”的。

2. 睡眠
睡眠是潛意識活動的表現形式,睡眠與其他潛意識活動現象相比,是非常穩定的潛意識活動現象,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睡眠進行實證。同時,睡眠前的打瞌睡階段是“有意識思維”向“潛意識思維”的轉化階段,通過觀察和體驗打瞌睡能夠有效掌握“有意識思維”向“潛意識思維”的轉化規律,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短暫時間練習打瞌睡,掌握“有意識思維”向“潛意識思維”的轉化規律。
睡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打瞌睡是人人都會的,因此通過打瞌睡進行實證,在睡眠中進行實證,這種方法是很容易掌握的,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熟悉的行為最容易通過潛意識進行運作,能夠有效防止“有意識思維”產生不良作用,有利於使潛意識在實證中發揮主導作用,從而極大地提高實證效率,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和充分利用各種熟悉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經驗進行實證。
3. 身體暗示
在實證中,身體能夠給我們作出各種暗示,比如:在實證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感到腰酸,希望彎下腰緩解一下這種不適感,這就是潛意識對我們的暗示,這時候我們要順應潛意識的暗示慢慢彎下腰;過了一會兒,我們會重新感覺到有一種力量促使我們挺直腰背,這同樣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這時候我們同樣要順應潛意識的這種暗示而慢慢挺直腰背。
總之,我們要善於發現和利用身體的各種暗示,排除有意識思維,使潛意識能夠發揮作用。
4. 精神暗示
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會感到疲倦,這是“動極生靜”這個基本規律在發揮作用,也是潛意識在暗示我們要休息,這時候我們要順應潛意識的暗示進行休息。當然我們這裏的休息並不是通常所說的休息,而是實證,實證是最好的休息。由於我們能順應“動極生靜”這個基本規律,能順應潛意識的需求進行實證,因此這時候的實證效率是非常高的。我們要充分利用甚至製造這種機會進行實證。( 清涼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