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實證與生活,如何具體實踐身心放鬆

· 基礎理論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使用當前這種思維狀態進行生活的,因此對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的使用非常熟練,從而形成各種牢不可破的習慣,比如使用“推理、判斷”這種有意識思維而形成的散亂習慣、使用“睡眠”的習慣等。這些習慣對實證是不利的,其中尤其是“使用有意識思維所形成的散亂習慣”等。

這些習慣在潛意識中沉澱下來,形成不良潛意識,並在實證中經常以潛意識的形式不斷表現出來。我們的實證必須在潛意識主導下進行,而潛意識是不辨真假的,不良潛意識必將發揮不良作用,嚴重干擾我們的實證,把我們引導到錯誤的地方,使實證難以突破、無法突破。為此,我們必須首先改造不良潛意識。

不良潛意識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因此改造不良潛意識就必須改造不良生活習慣,從而形成有利於實證的良好生活習慣,這樣就能形成有利於實證的潛意識,並在其主導下完成實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生活和實證結合起來,用實證改造生活,使生活實證化,最終形成使用潛意識的習慣。為此我們要注意在生活中養成“身心放鬆、動作緩慢、安住於柔軟心”等習慣:

Section image

1. 養成“身心放鬆”的習慣

放鬆有利於潛意識發揮作用。因此除非我們必須使用”選擇性思維“的高頻活動狀態,除非我們必須使用高強度的邏輯思維,否則我們都要暗示自己放鬆。只要我們在暗示自己放鬆,就是使用潛意識。我們必須瞭解和使用這些潛意識活動現象才能真正使潛意識發揮作用。

2. 養成“動作緩慢”的習慣:

我們平時在“選擇性注意”主導下生活,而“”選擇性注意是波動性非常大的,是非常不穩定的。因此在“選擇性注意”主導下我們只能發現物質運動過程中比較明顯的變化,而無法發現其微觀變化過程。比如:我們在當前這種思維狀態使用“選擇性注意”觀察“水滴滴落”這個過程,我們將只能發現這個過程中比較明顯的部分,而無法發現其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微小變化情況。

“普遍性留意”則與之相反,這種思維功能是潛意識表現出來的一種功能,它能覺知到物質運動的整體過程。不過“普遍性留意”專注力太差,這就導致我們雖然能夠覺知到物質運動的整體過程,但卻無法對其形成深刻印象。不過只要我們能夠把這種思維功能深化為“潛意識專注”,就能對物質運動的微觀變化情況進行深入觀察,形成深刻印象。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我們能夠觀察到物質運動的任何微小變化情況,那說明我們是在使用“潛意識專注”,是處於高級思維狀態。由此可見,我們要養成“動作緩慢”的習慣,養成觀想慢動作的習慣,這樣就能逐漸培養起使用“潛意識”的習慣,並能進一步使之深化為“潛意識專注”

3. 養成“安住於柔軟心”的習慣。

只要我們能夠養成以上三個習慣,就能把實證和生活很好的結合起來,就能逐漸養成在潛意識主導下生活,就能形成使用潛意識的習慣,就能逐漸使這種習慣深化為“潛意識專注”。(清涼月老師)

上一篇
為什麼入定是無比的快樂的?從如來藏本質講不存在苦和樂
下一篇
體驗潛意識生理現象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