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實證核心:

相變心不變,不是死盯著所緣

· 實踐應用

實證是一門科學、是非常活潑的、是有血有肉的,抓不住實證的核心,導致的結果就是實證變得非常難,而且難以突破。人們總是認為,定中的人就是那樣,和一般實證的人下手的方法一樣、方便一樣。比如說盯著慢動作看,看水滴的滴落,盯著水滴去看,死盯盯的,並不是這樣的。

定中的人對一切事物是等持的專注,他並不是緊緊地盯著一點。所以在我們的實證中也是這樣的,你上座之後,比如說觀呼吸,那麼在觀的過程中,這個時候出現腿疼了,腿已經非常疼了,那你就可以轉移觀察對象,不再觀呼吸,要觀腿,觀腿的過程中,腿會慢慢不疼,身體的不適已經消失,這時候不容易引起你的專注,就可以再選擇其他的專注對象來觀察。

在打坐的過程中,慢慢的昏沉來了,昏沉來了,你就觀昏沉。 整個打坐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讓你死盯盯的去盯著一點。比如說,你觀呼吸觀不住了,你還在埋怨自己、責備自己,怎麼這也不行啊,沒這種毅力啊、觀不住啊、是不是自己根基不行啊、是不是自己不是學F的料啊,等等,這個就是在相上學F,就是不知道實證最核心的是心,你所有的觀察對象最終都一定歸結為心。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變換觀察對象,變化的是相,不變的是心這是最關鍵的。這就像是一個有經驗入定的人和沒經驗入定的人,就一般人實證從來沒入過定,你就是在這些相上計較的,經常入定的人根本就不是在這些相上入定的,他就是心一下子相應,與那種深心、柔細心、細懸心、空洞心這幾種心的狀態,他就一下子達到這個心的狀態,與這種心的狀態相應而一下子入定的。並不是一直在相上糾纏,而且你的糾纏還是非常僵化的,死盯盯的盯著那一點,總是盯著那一點不放。

比如說觀慢動作,觀的過程中,你對這樣一個觀察對象,你經常使用這個觀察對象,出現了審美疲勞。

我們現在一定要瞭解,我們現在的思維狀態不是沒有專注,它是有專注的,作為人這種思維狀態是有專注的,和鬼道的眾生是不一樣的,鬼道眾生一直處於昏沉,你現在擁有這個身體,他就有一定的專注,他和定中的專注唯一不同的,就是你現在的專注是建立在愛好的基礎上。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咱們在學校的時候老是這樣談,也就是說你的專注是建立在愛好的基礎上,那麼這時候你選擇觀察對象的時候就可以靈活的變。

你經常用的觀察對象,已經出現了審美疲勞,你就不可能形成專注,那你就不要僵化的去使用原來的觀察對象,就可以不斷地設置調整這個觀察對象,這個觀察對象不行然後再調整,觀察對象可以一個一個的調整,但是不變的是心! 在調整的過程中始終要保持柔軟心、深心,慢慢地調整,一定要讓自己的心始終處於那種狀態,這是最關鍵的!所以實證一定要歸結於心上,不能在相上這樣的打轉啊,不能僵化地停留在這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對實證中,你將要經歷的過程要清清楚楚。沒有任何實證經驗的人,上來之後覺得他是在學禪定的,他一下就能證入禪定,所以在選擇觀察對象的時候,他就暗示自己,我要通過這個觀察對象入定,就一下子從散亂達到入定,這是不可能的。中間一定要經歷一個靜的過程,這也是初學實證的人一定要清楚的。(清涼月老師)

上一篇
清涼月老師獨家解讀《永嘉大師證道歌》修行密碼第02講
下一篇
世界是怎麼形成的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