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根本狀態”是其他一切思維狀態的源頭、基礎,其他思維狀態都是在“思維根本狀態”的基礎上衍生演變而成的,因此“思維根本狀態”的特徵直接延申到“思維衍生狀態”,經過不同層次、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變化而形成不同思維狀態的不同特徵。我們要想瞭解不同思維狀態的思維特徵並掌握這些思維特徵變化規律,就必須瞭解思維根本狀態,舉例來說:我們人類有追求快樂的本能,在一般哲學書籍裏面,僅僅把追求快樂當做一種本能,卻無法解釋其形成原因。
思維本體學認為一切現象一定有其產生的必然原因,而且這種原因一定能夠得到證明。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任何思維特徵都是可以解釋的,而且這些解釋一定是能夠得到嚴格的實證加以證明的。“追求快樂”是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一個思維特徵,這種思維特徵有其產生的根本原因,而且這種原因一定是能夠得到證明的。
我們都在不斷的追求各種快樂,這種行為本身說明我們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快樂。如果我們找到了真正的快樂,我們是不可能繼續保留“追求”這種行為的,已經上岸的人是不會背著船上岸的,更不會在岸上划船。思維本體學認為真正的快樂只有”思維根本狀態”才有,到了“思維根本狀態”,我們就找到了真正的快樂,那時候我們就會自然安住於這種快樂,而再也不會繼續尋找了、繼續追求了。對快樂的追求行為只有在“思維衍生狀態”才有,因為“思維衍生狀態”沒有真正的快樂,因此我們才會產生這種追求行為,事實上,追求快樂的行為是人類希望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潛意識行為。思維本體學將通過完整的實證體系嚴格的實證方法讓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獲得真正的快樂,這樣我們就再也不需要追求了,再也不需要這種所謂的”追求快樂”的本能了。
除了”追求快樂”外,我們還有一種本能,那就是”追求真相”,我們總希望找到問題的原因,找到事件的真相,比如:我們總在思考“哪是我?”、“我來自哪里?”、“宇宙的源頭究竟是什麼?“等等。事實上,一切問題都有其產生的必然原因,一切現象都一定能夠得到解釋並得到證明。我們對真相的追求其實正是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潛意識行為,”十萬個為什麼?“是十萬個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腳印。當我們把能想到的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也就自然不會再保留這種“這種追求真相”的本能了。

在思維本體學裏,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建立在“選擇性思維”的基礎之上,“選擇性思維”只能作用於局部,無法作用於整體,這就必然產生未知領域。由此看來,“追求真相”這種本能是對“選擇性思維”的對抗和補充,是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本能,因為在“思維根本狀態”我們能和一切物質世界保持“心物一體”狀態,那時候就再也沒有未知領域了,就不需要這種“追求真相”的本能了。
通過對“追求快樂”和“追求真相”這些“本能”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人類自發的“追求”行為,其實往往都是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潛意識行為;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任何思維特徵都有其產生的必然原因和源頭,我們將通過實證找到其原因,找到其源頭,這個源頭就是“思維根本狀態”。“思維根本狀態的特徵在向我們現在這種”思維衍生狀態“衍生演變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導致我們出現很多身心方面的健康問題以及其他基本觀念方面的問題,比如:物質、時間和空間等等方面的錯誤認知。思維本體學的學習和實證將使我們能夠回歸”思維根本狀態“,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比如:
1.解決退失問題:在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雖然沒有我們現在這種“低級思維狀態“的各種煩惱,但他們也有他們的問題,他們的問題主要是“自動退失”的問題。他們想保持“高級思維狀態”的美好境界,但因為“執著心力”並沒有真正消失,這就必然導致隔一段時間念頭還會重新升起。這些念頭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就會展開相續性。“相續性思維”一旦展開,他們就不得不從“高級思維狀態”重新退回現在這種“低級思維狀態”,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怎樣解決念頭?怎樣讓念頭不再產生甚至徹底消失?這是他們始終在努力解決的問題,因此處於“高級思維狀態”的人其實並不自由、並不自在。
他們在努力解決“念頭”,但“念頭”是由“執著心力”產生的,是“執著心力”的表現形式,因此如果“執著心力”不消除,那麼“念頭”是無法消除的;另一方面,我們生活在“思維衍生狀態”,而“思維衍生狀態”是建立在“執著心力“的基礎之上,即使是”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也是如此,因此在”高級思維狀態“我們同樣生活在“執著”中,我們在“高級思維狀態”解決念頭的一切努力都建立在“執著心”基礎之上,我們是用“執著心”解決由“執著心”產生的念頭,很顯然我們的一切努力最終都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事實上不僅僅是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在“思維衍生狀態”的任何一種狀態都存在退失問題,退失是必然的,是客觀規律。這是因為“思維衍生狀態”的任何狀態都建立在“執著心”基礎之上,“執著心”所形成的“選擇性思維”必然伴隨著“反向選擇”。 “選擇和反向選擇”的思維特徵導致我們無法安住於“思維衍生狀態”的任何一種狀態,無法自主,無法自由,生命就像浮萍一樣隨風飄蕩。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退失問題呢?只有回歸“思維根本狀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因為“思維根本狀態”是沒有“執著心力”的,沒有“選擇與反向選擇”的思維特徵,我們完全能夠自由、自主地安住於“思維根本狀態。”
思維本體學的先驅們在艱苦卓絕地、接力式地實證中發現並回歸“思維根本狀態”,這是非常偉大的革命性創舉,其偉大意義就在於解決了長期困擾人們的“退失”問題,使我們從此能夠過上真正自由、自主、自在的生活,使我們從此再也不擔心健康問題、生命問題。

2. 從根本上改變生活觀念:“思維衍生狀態”建立在“思維根本狀態”的基礎之上,是“思維根本狀態”在一定條件下自由的表現,就像浪花是海水的表現,雲朵是水蒸氣的表現,因此只要我們能夠立足於“思維根本狀態”,熟練掌握並應用思維衍生演變的基本規律,我們就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各種思維狀態。
我們生活在現在這種存在很多問題的“低級思維狀態”,生活在種種煩惱中。我們總是厭惡現在這種思維狀態,迫切希望從各種煩惱中擺脫出來,因此我們總認為現在這種思維狀態是不好的,是有種種問題的。其實當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後就會發現:我們現在生活的這種思維狀態,並沒有什麼不好,並沒有任何問題,它是思維根本狀態的自由展現,是獨具特色,別有魅力的。我們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當然我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輕鬆脫離,因此對於現在這種思維狀態以及“思維衍生狀態”的其他狀態,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能不能自由使用,有沒有能力自由使用,而不在於這種思維狀態自身存在的特徵。正是因為我們不能自由使用,因此我們總認為它是不好的,是有問題的。當我們能夠自由證入“思維根本狀態”,能夠熟練掌握和使用思維衍生演變的基本規律,那麼我們就能自由使用各種思維狀態,當然也能夠自由使用或脫離現在這種低級思維狀態,這樣就沒有任何煩惱了,你會覺得現在所謂的各種煩惱其實是挺新鮮、挺可愛的,生活將因此變得灑脫自在、無拘無束。因此回歸“思維根本狀態”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觀念,使我們從此自由、自在、自主地生活。
總之,由於思維本體學研究的是我們的思維,其最終的實證結果是這個世界的源頭,“物質和精神方面的一切”皆源自於“思維根本狀態(根本能量)”,因此思維本體學幾乎和所有的學科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對思維本體學瞭解不深、應用不熟練,我們就無法發現其他學科的問題,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清涼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