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清涼月老師答疑18

你的實證處於靜的哪一個層次?

· 學術交流

問:今天早上打坐大約一個半鐘頭時,正在觀呼吸間,突然發出很響的打鼾聲,嚇了一跳。

清涼月老師:首先是能夠被“嚇一跳”的狀態只有在靜的狀態才能夠被嚇一跳的,在平時動的狀態,我們在大街上和別人交談,在大街上逛大街,這個時侯是不可能嚇一跳的,因為你始終處於動態,一切能夠嚇你一跳的外因統統都是動態的,都處於動態是不可能嚇一跳的。

那麼當你處於高度專注狀態、入定的狀態同樣不可能嚇一跳的,因為根本就沒有靜那個因素,所以不可能嚇一跳。

因此,能夠出現驚嚇的狀態只有靜。所以在這裏,前面能夠出現“很響的打鼾聲”那就是靜的其中一種狀態,有可能是“細昏沉”,因為觀呼吸期間最容易墮入細昏沉,細昏沉是靜的其中一個狀態。

我們的靜分為昏沉的靜、清明的靜和專注的靜。一定要瞭解靜它分為哪些狀態:

“昏沉的靜” 就是一般人的靜,這種昏沉的靜它分為深昏沉和細昏沉。深昏沉那就是睡眠啦、昏迷啦就是這些情況,一般是根本就沒什麼覺知力的;

那麼細昏沉的靜就是我們一般掌握不了方法的人在修行過程中或者社會上一般的入靜,他們容易墮入這種細昏沉。

然後是“清明的靜”只有修行人在練習實證的過程中會達到這種清明的靜,當然社會上一些人也能夠達到,包括搞繪畫的人也可以達到這種清明的靜的。

因為清明的靜它建立的基礎是對靜境的認知,是對靜愛好、對靜的追求,因而達到一個清明的靜,他有境可得,清明的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有境可得,它追求一個境,然後他得到清明的靜。

而昏沉的靜它建立的前提,就是思維的相續性、意識流,根本體驗不到,跟著意識流走,這樣就墮入昏沉的靜。而清明的靜是對靜的追求,因而獲得清明的靜。

然後靜的另一種狀態就是“專注的靜”,專注的靜是通過專注而不由自主的經過的靜,但沒有靜的體驗,而清明的靜是對靜的追求,有靜的體驗,而專注的靜只有專注的體驗而沒有靜的體驗,雖然有靜的表現,也就是也可以表現為嚇一跳、驚嚇等等這些症狀,但是它沒有靜的體驗,沒有靜的症狀,也就是不出現這些打鼾聲等等,沒有這些表現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瞭解,靜分為哪些狀態,每個狀態的怎樣形成的、它的表現是什麼、又該怎樣處理。

(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班正在開課。歡迎有緣之人報名諮詢學習。)

上一篇
清涼月老師答疑17 意生身可以像孫悟空一樣72變嗎(2)?
下一篇
清涼月老師答疑19 看到學長紛紛入定的可喜成績,心裏著急怎麼辦?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