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清涼月老師談昏沉系列6:如何克服細昏沉

· 實證學

克服細昏沉,每一次坐之後,如果一坐不是非常的清明,哪怕就是清明,下來之後,都要進行一定的活動。

活動的目的,就是把體內的那種在坐的過程中代謝的那種酸排泄出去,因為在專注過程中(咱們這不是社會上的那種催眠,它是一種專注),在專注的過程中腰部肌肉等等都是用力的,身體保持的是非常正直的,在這個過程中體內會產生一定的酸,這種酸如果沒排泄出去的話,它容易導致細昏沉。

所以坐後都要進行一定的活動。活動的力度大小,是按照你昏沉的程度來決定的。如果是一般的昏沉你就稍稍活動,活動到微微出汗為止;如果你確實昏沉的非常厲害,頭懵了、身體沉困了等等,那種嚴重的昏沉相。這個時候就加大活動力度,讓它出汗。

活動力度加大出汗,到什麼時候為止呢?第一,身體的沉困沒有了。第二,精神上非常的靈敏,眼睛也表現得很靈敏,不是幹澀啦、困啦,沒有這些現象。檢查一下看自己是不是非常的清明,非常靈敏,非常靈活。到了這種程度之後就可以停下來。

然後開始在動中慢慢的觀慢動作,在運動中觀。比如打太極拳,這時候就真打太極拳;觀寫毛筆字,這時候是真正寫毛筆字。而不是閉上眼坐著觀。

這樣,先進行一些慢動作,讓身體從運動慢慢向靜止過渡,過渡之後,然後再開始坐,這就是通過和運動結合起來克服細昏沉。

Section image

然後說坐上。

坐的時候首先是下大決心,決心大就容易克服一些問題,一定要想辦法下大決心,刺激自己。第二個就是設置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觀察對象。你設置的觀察對象一定要讓你產生深深的關注。也就是說,能夠引起自己的興趣。只要有興趣,思維這個東西,就是現在這個思維狀態,它對有興趣的東西就產生獵奇、好奇,容易形成專注。所以,一定要在觀察對象的設置上下大工夫。

第三就是多設置幾個觀察對象。你可以列下來,設置四五個觀察對象,這些觀察對象都比較容易引起你的興趣,然後上坐的時候先觀察其中一個觀察對象,對這個觀察對象,仔細地觀察、深深地觀察,觀察到一定程度它可以到達一定的介面的。

但有時候從這個介面下來之後,又有新的煩躁。為什麼呢?從這個介面下來之後,又不由地又要追求這個介面,然後又去這樣觀的時候,就不容易再重新回過去。這時候可以重新換一個觀察對象,用另一個觀察對象擺脫這種心理的審美疲勞,通過另一個觀察對象去進行,這樣就可以提高。

總之來說,觀察對象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如果設置得很好的話,就很容易突破,所以一定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清涼月老師)

上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昏沉系列5:細昏沉和昏沉有什麼區別?
下一篇
清涼月老師談昏沉系列7: 昏沉的原理和技術操作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