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現在是雙手疊放單盤坐,二三十分鐘後眼睛看到比較模糊的光,有時清晰,一會兒就沒了。
清涼月老師:
二三十分鐘後, 眼睛能看到比較模糊的光, 二三十分鐘能達到這種情況說明是經常打坐, 心比較清靜,這樣模糊的光是和靜相應的,不是真正的那種光,不是真正的定中的光。
有時候清晰,為什麼會清晰?因為那個時候專注開始到來, 但是專注的到來, 專注是對靜的破壞。靜是放鬆,不對任何事物形成專注,然後才能形成靜的,專注一旦提起,那麼前面得到的靜的基礎將會被打破,這中間有一個反復的過程, 在這個反復的過程中,慢慢的才能夠形成穩定的專注,所以最困難的就是靜到來之後,但靜不穩定,不穩定這時候你又開始培養專注,你的專注將打破前面的靜,所以是很多人在這個地方失敗了。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包括專業場所的人都喜歡觀打瞌睡去實證,為什麼觀打瞌睡實證?因為瞌睡是靜的穩定狀態,無論你怎樣觀都不容易把它打破的,也就是這種靜是非常穩定的,所以一定要明白為什麼培養專注的過程中是非常艱難的,那是因為你用的方法是破壞了靜的條件,靜的形成是不對任何事物形成專注,然後才能形成靜;

而專注是對事物形成專注,必須專注,然後才能形成定中的這種專注的。所以這種專注直接破壞了那種靜,但專注又必須建立在靜的基礎上,所以這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事情,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的作意沒有被打破, 靜沒有形成穩定狀態,你的實證一定是非常非常艱難的,所以就是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的靜達到一個很穩定的狀態,達到很穩定的狀態之後,你再向上走,入定就是非常非常容易的,入定一點都不難,難就難在前面那個階段,你無法把握,如果前面那個階段你把握好了,入定是順理成章的事。
為什麼?因為平時人都可以專注的,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專注, 我們人間的人就有這樣的能力,有專注、有散亂的,無非是大家專注,往往是建立在那種興趣愛好這樣的基礎上的,但是無論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它畢竟是專注。
而事實上,實證練入定唯一解決的就是那個作意,讓自己的專注不要建立在興趣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沒有等差的,那種沒有作意的那種平等的這樣的專注,也就是等持的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