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image
  • 首頁
  • 學科概述
  • 基礎理論
  • 實證學
  • 交叉學科
  • 實踐應用
  • 學術交流
  • 教學研究
  • 經典選讀
  • 聯絡我們
  • …  
    • 首頁
    • 學科概述
    • 基礎理論
    • 實證學
    • 交叉學科
    • 實踐應用
    • 學術交流
    • 教學研究
    • 經典選讀
    • 聯絡我們
  • 首頁
  • 學科概述
  • 基礎理論
  • 實證學
  • 交叉學科
  • 實踐應用
  • 學術交流
  • 教學研究
  • 經典選讀
  • 聯絡我們
  • …  
    • 首頁
    • 學科概述
    • 基礎理論
    • 實證學
    • 交叉學科
    • 實踐應用
    • 學術交流
    • 教學研究
    • 經典選讀
    • 聯絡我們
  • broken image
  • 基礎理論

    文章推薦

    不使用身體,是對身體最好的恢復

    破除量子迷霧的關鍵:當觀察者成為實驗變數,科學必須轉向研究思維本身!

    實證是讓潛意識發揮作用

    為什麼要開悟回歸思維根本狀態

    欲界定在實證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修欲界定

    怎樣讓你的睡眠效率提高

    怎樣理解因果? 實證修行必須信因果嗎?

    思維本體學基礎理論:心物一體

    實證流程簡述

  • 近期發佈

    不使用身體,是對身體最好的恢復
    June 7, 2025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棵小樹,如果我們像小孩子那樣整天搖動它,在它上面攀爬,那它一定會枯萎生病。反過來,如果我們完全不干涉它,那它將得到徹底恢復,逐漸長成棟樑之才。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完全不...
    查看更多...
    破除量子迷霧的關鍵:當觀察者成為實驗變數,科學必須轉向研究思維本身!
    June 27, 2025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想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答案。比如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比如人死後會去哪里,比如宇宙的深處又是什麼,等等。尤其是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這樣想過,可是為什麼長大了,我們卻很少想了呢?...
    查看更多...
    開悟的特點
    June 13, 2025
    開悟歷來最難寫,因為人類目前的任何語言都不能準確的表述開悟的情況,因此只能相似的加以描述。 開悟後你會看到真心有以下幾個特點: 大悲心:這是我們的心體,但絕對不是你想像的善心。大悲心具有...
    查看更多...
    要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潛意識的連續性
    June 7, 2025
    我們必須使潛意識達到連續,潛意識連續後,自然就能夠形成專注,入定的前提就六個字——“潛意識的連續”,一定要牢牢地抓住“連續”這兩個字,絕不能打破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瞭解它為什麼不連續...
    查看更多...
    實證是讓潛意識發揮作用
    June 7, 2025
    實證的重點是靠潛意識作用的,潛意識有一個特徵就是不辨真假,潛意識靠直覺的、不能使用判斷的。只有在現在這個狀態是可以使用判斷、推理的,潛意識是靠直覺行事的。 因此如果你對實證的理論不了解,也就...
    查看更多...
    自然實證與人為實證
    June 4, 2025
    自然實證和人為實證,在主觀操作方面,有哪些不同? 自然實證,由於不加入任何人為的因素,所以說它完全是按照一種自然規律進行的,事實上就是由潛意識來決定的。因為我們實證是依靠潛意識進行的,潛意...
    查看更多...
    實證才可以真正地解決痛苦
    June 4, 2025
    世界上找不出一個沒有任何痛苦的人,也沒有人百分之百的幸福,人們其實整天生活中各種痛苦和煩惱中,疾病的痛苦、家庭不和諧的痛苦、無法升職晉級的苦、沒錢的苦、離別的苦、為未來擔憂的苦、得不到別人理解的...
    查看更多...
    開天眼在科學上如何解釋?
    June 4, 2025
    學員問: 開天眼很不容易吧? 清涼月老師: 這個很簡單的,在欲界定這個地方就可以得到開天眼的前像,你只要證到開天眼的前像的時候,你知道開天眼是最簡單的,所有的神通中,只有開天眼是最容...
    查看更多...
    怎樣理解因果? 實證修行必須信因果嗎?
    June 3, 2025
    學員問:怎樣理解因果? 清涼月老師: 因果也是建立在一個時間因素上的,沒法跳出時間的。為什麼要有因果?因果就是過程,有了過程才有因果,過程是因為前因和後果聯繫在一起才是一個過程,過程是有...
    查看更多...
    開悟境界是怎樣的?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境界如何做到?
    June 3, 2025
    學員問: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境界如何做到? 清涼月老師: 這是一種證量的境界,需要靠親自的實證,而不是通過妄念去做,不是靠你的思維去思辨,無論你怎樣思考思辨都是妄念。 因為妄念...
    查看更多...
    這些“開悟”都是假像,真正標準竟讓千佛落淚
    June 1, 2025
    有的修行人往往把路途風光當作了開悟,從而影響了修行。 有的人把身空當作了開悟,這是不對的。身空僅僅只是欲界定的一個特徵。 有的人把光明境界當作了開悟,這也是不對的。我們知道,在各種神通裏...
    查看更多...
    為什麼要開悟回歸思維根本狀態
    May 29, 2025
    為什麼要明心見性(開悟)回歸“思維根本狀態” “思維根本狀態” 是其他一切思維狀態的源頭、基礎,其他思維狀態都是在 “思維根本狀態” 的基礎上衍生演變而成的,因此 “思維根本狀態” ...
    查看更多...
    更多文章

地址:

香港屯門新合里

三號滙賢一號1509

联系方式:

上午8:00 - 下午17:00

電話: (852)-90540084

中国手机号 (微信号):15578913787

電子信箱:

110257645@qq.com

mmmmzdbb@gmail.com

    主頁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